热线电话: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时事热点

高校毕业生“不就业”人数增多,背后潜藏危机?复旦教授这样解释

来源:百家号 时间:2019-12-09 作者:潮行通招聘网 浏览量:

近日,针对上海高校毕业生群体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2019年,上海17.56万的高校毕业生出现“慢就业”“不就业”的人数增多。

1.jpeg

面对这样的调查结果,不然网友开始担忧。有的人认为是丰裕的物质生活和一些教育理念,诸如快乐教育、博雅教育等,导致现在的孩子更心安理得地“啃老”、逃避社会的磨砺等。

有的人则认为,这种现象背后潜藏就业危机,目前制造业、房地业等就业需求下降,再加上现在人工智能的开发,这种就业危机会越来越明显。

2.jpeg

可事实,以上的这些质疑其实是是站不住脚的。快乐教育、博雅教育这些个性化教育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全面推广,怎么可能出现大面积现象?再者,快乐教育、博雅教育的实践,其实也有不少值得借鉴的案例。如黄磊的女儿多多。

至于就业危机,就更没有说服力了。目前很多新兴行业都缺乏人才,如新媒体行业、人工智能行业等。而且根据调查华东理工大学2019届毕业生的数据显示,有44.44%的本科生选择了在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等继续深造。

3.jpeg

这里,星主比较认可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彭希哲教授的说法。彭希哲教授解释:由于中国人口结构已经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其中包括了“慢就业”“不就业”等现象。再加上,现在的大学生基本衣食无忧,甚至有不少家庭条件优越,他们就业赚钱并不迫切,可以按照自己的轨迹去生活。只要他们不啃老、不给家庭带去沉重负担,不需要对他们苛责。

对于彭希哲教授这样的解释,星主是认可的。

4.jpeg

首先,“不就业”“慢就业”,更多是就业观念的转变,是学生们有了更自由的选择。

正如彭希哲教授所解释那样,现在的学生不迫切就业,是因为物质需求的满足。而这也为他们的新型就业观念奠定了基础。他们会寻求更符合自身需求的工作,会选择公务员、考研甚至是创业等,也因为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他们的选择比起十年前,二十年前,有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甚至有不少学生会去产生开辟一些新兴工作,如闻屁师、试睡师等。

5.jpeg

其次,一些隐性就业未登记,如网红自媒体、自由撰稿人等,也是“慢就业”“不就业”现象出现的一大因素。

会造成现在高校毕业生“慢就业”“不就业”现象,其实也因为很多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性质无法正常登记。平时比较关注各种社交资讯软件的朋友,可以发现很多大学生都会通过社交平台记录自己的学习生活,分享自己的化妆技能、时装搭配技能,以及一些美食分享等。而这些分享既不影响他们的学习,还能为他们带来收入,让他们得以继续探寻自己更合理的职业规划。所以,这部分学生看似也是“慢就业”“不就业”的一部分,但他们可能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慢就业”和“不就业”。

6.jpeg

最后,高校毕业生追求精神层次,社会和企业提供岗位应该进入新模式。

90后群体,特别是95后群体,只要招聘过员工的人都知道,他们比起薪资,更多会关注企业文化。如果只给钱,却没有福利,如旅游、下午茶、节日慰问等,这样的企业往往是会被他们淘汰的。他们宁愿工资低一点,也要找到“人性化”“氛围好”的单位。而当下的社会企业提供的就业条件是否能与时俱进,其实也会影响“慢就业”“不就业”现象的出现。

所以,高校毕业生“不就业”“慢就业并非就潜藏就业危机,相反是一个时代就业观念转变,隐形就业增多,社会企业提供岗位方式不够与时俱进等。因此,面对高校毕业生“不就业”“慢就业”这件事,多点理解、宽容以及改变吧!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东潮行通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1021987号

地址: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大道立信路 EMAIL: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