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新闻报道的河南女孩浙江某公司求职遭拒录事件,闹的沸沸扬扬,被拒录的原因竟然是该女孩是河南人的身份,此举令人咋舌!文明社会,竟然有如此糊涂之公司!当然,该用人单位也为自己的不明智行为付出了代价,不仅公司名誉受损,而且日后的招聘,乃至公司的业务拓展等方面都会有所影响,波及面不小,得不偿失啊!
现实中,类似河南女孩遭遇的就业歧视事件举不胜举,确确实实,就业歧视无处不在。一些电子厂规定只招录18-35岁的候选人,并且女孩优先,还有一些民营企业老总定出一个奇葩规定,“本公司只招录外地人,拒录方圆10公里以内的本地人”,这都叫什么招聘政策啊!典型的就业歧视。
国家明文规定,凡适龄就业人员,不分民族、地域、文化皆有平等就业之权利,事实上,在民营企业,就业歧视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存在的,并且还是大面积存在,就在十几年前,不少民营企业只招18-22 岁之间的女工,并且相貌还要清秀,长的丑一概不要,试问?企业是招人来做事的呢?还是选美呢?在这方面,日本的企业做的好,如今,在日本的职场,六七十岁的职场打工老小伙子随处可见,公交车司机、餐厅服务员、工厂工人等等……。
仔细分析下,企业之所以在过去有如此奇葩的用人政策,与当时环境下,劳动力过剩,供大于求密不可分,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企业不愁招不到工人,所有就采取所谓“大浪淘沙式”的选人政策,市场经济初期,各方面都不够完善,也让一些企业钻了国家政策的空子。
如今,尤其是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珠三角、长三角的民营企业大部都遭遇了招工难、用工荒的瓶颈,迫使一些企业不得不放宽招聘政策,一些企业开始打出性别不限、户籍不限的招聘政策,这也算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企业的与时俱进,但,仍有一些企业在招工的过程中,明显存在地区歧视的情况,比如,企业中某一个地方的人做事不好或者犯了重大错误,就会一刀切的否定来自这个地方的人,后来人事部门,干脆在招人的过程中,不录用这个地方的人。
综上所述,就业歧视无处不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伴随着招工难、用工荒等情况的出现,就业歧视现象在逐步减少殆尽,但仍然存在,要想彻底消灭就业歧视现象,求职者要敢于出来维权,就像河南遭拒录女孩那样,上诉、索赔,胜诉未知,起码给用人单位一种震慑,另外,国家也要通过行政干预的手段来规范企业的用人政策,还有就是,一些用人单位要转变观念,创新思维,与时俱进,屏弃不合理的就业歧视政策,还求职者一个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微不足道的看法!批评尽管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