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不会灌鸡汤打鸡血的老板不是好老板,为了公司的士气,也为了能如期完成任务,老板需要充当员工坚强的后盾,及时为其补充“能量”,但很多老板发现,鸡汤打多了,员工免疫了,工作又不能掉下,此时又该用什么方法呢?
通常领导们在对员工的状态进行了解时,都会问到业绩的情况,还差多少没完成?而员工们一般会铆住了劲的往高里说说,还差60%没完成
领导在得到员工反馈过来的数字后,心中对员工会有一种责备的念头,觉得员工肯定是偷懒了,督促其勤奋点,争取把任务完成
员工们在面对领导的督促后,也会象征性的点点头,甚至做保证,努力完成。可实际上,到月底该完不成的任务还是没完成。
原因并不是因为工作压力真的大,而是潜意识里对“大数字”的抵触心里,自我意识工作压力大,情绪出现焦虑的情况,越焦虑越不能沉下心来认真做事,结果就真的完不成了
同样的场景,如果领导和员工都换一种方式,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比如这位领导,在询问员工时,问其目标已经完成了多少了。员工肯定会回答40%。领导接着说,很给力嘛,才不到10天的功夫,已经快一半了,努努力朝50%发展。
此时相比60%,员工肯定会觉得轻松了很多。所以领导在激励员工时,不是盲目的挤压和打鸡血,而应该根据员工已做出的成绩,给予一定的态度与反馈,在此基础上,让员工进一步做出适当的努力,才是激励员工最好的方法
因为每个人在努力过后,都是希望自己的付出被肯定的,只有那种付出后的行为让其享受到了成就感的美妙,才能唤起他做更多更大事情的欲望,这是一种正向积极的引导,类似于鸡血,但又不同于鸡血
但其达的效果却是出乎意料的。这就是著名的“小数字猜想”理论,在激励他人时候,前期盯着已完成的小数字给予肯定,后期盯着未完成的小数字给予鼓励,时刻从心理上让员工意识到,只需要再努力一点点就可以完成目标了。
这种对员工“打鸡血”的做法,才是真正的正确的引导加促进提升的良性循环。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是否认同这样的看法呢?
Copyright C 202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东潮行通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1021987号
地址: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大道立信路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