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实施了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减税降费效应不断释放,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1709亿元,其中减税10387亿元。
“税收减免优化,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本投入将进一步增加,促进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近日举办的企业财税管理论坛上,深圳税务某基层分局负责人黄建新认为,税收保证了不同主体在同一环境下被平等对待,通过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从而达到资源重新配置。由于税收极具竞争性和普惠性,因此税收减免是最有效的产业政策。
对于产业政策而言,黄建新注意到,一直以来,产业政策的存在充满了争议,林毅夫、张维迎两位学者曾就此进行过辩论,尽管两位学者开出了不同的药方,但实质上都是为了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目前来看,产业政策还是必不可少的。
“实施相应产业政策时,要遵守谨慎应用、竞争性要求,符合WTO规则,以经济手段支持先进技术和程序简便。”黄建新提醒道。
产业政策运用得当,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提高,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此次论坛上,黄建新提出了影响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提高的4个政策工具:关税、税收减免、银行贷款利率、政府补贴。
“只有促进竞争,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才会提升。”黄建新认为,在中国的某些行业,应当保有竞争性,并通过产业政策对其中的竞争进行保护。竞争和产业政策互补,把竞争和公平的政策结合起来,使竞争能够对要素市场产生影响,劳动力市场更为灵活。
竞争越激烈,增长和创新越活跃,好的创新对经济增长非常有好处。中央财经大学特约教师傅菲菲根据哈佛大学教授菲利普·阿吉翁对中国1998至2007年10年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总结出经济增长应当体现为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总体产出的不断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黄建新也认为,当下,我国已具备摆脱追赶式增长转向创新式增长的能力,前沿产业不要再追赶,而要去创新。通过创新来避开竞争对手的锋芒,实现胜利。“智能创新科技从宏观上讲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手,可以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提高,对于新的创业者以及发展中的公司来说,更多的是机遇,同时也将给中国的企业提供更多跨业发展的机会。”傅菲菲讲道。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对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也很重要。”黄建新举例,去年,深圳创造了两万多亿元的GDP,政府人员数量却仅为同等经济体的1/10。“小政府,少干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但是他强调,政府不能就此缺位,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政府的有形之手仍要充分发挥作用。
黄建新认为,在当前中美经贸摩擦中,美国同样是以增加关税为主要手段。国内对于中美贸易争端存在过度解读的问题,同时阴谋论的说法太过片面。
“对华政策的失败是美国发动贸易战的主要原因,但是美国商界是推动谈判的重要力量,他们希望中国发展得更好并把更多美国企业留在中国,我们需要争取他们的支持。”黄建新表示。
如今,国内产业受中美经贸摩擦的影响不一。来自苏州工业园区的企业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较大,呈现悲观情绪,甚至表示会关停企业。但深圳的高科技产业则表示目前受影响不大,对于未来发展的影响还在评估中。“苏州的制衣产业已纷纷迁至越南,而深圳的高新技术企业所有的供应链基本都在珠三角、深港澳地区,1小时内所有物料配备到位,当地的产业生态良好,没有迁移的必要。”黄建新表示,国际领先的汽车马达制造商——德昌电机向他们反映,尽管已经在墨西哥建厂,拥有距离美国市场较近的天然优势,但是不考虑再扩大当地产业规模。因此,不同地区、行业和企业,市场定位不同,对于美国加征关税的反应也不同,企业最重要的事是要正确判断形势。
Copyright C 202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东潮行通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1021987号
地址: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大道立信路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