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求职新闻

小伙求职变“培训”背上16440元贷款

来源:新文化报 时间:2019-08-02 作者:潮行通招聘网 浏览量:


刘先生等人培训后发现自己多了一笔贷款




  今年6月初,24岁的刘先生在招聘网上投了份求职简历,接到一个招聘电话后,他来到长春市亿达华信通信工程有限公司。三天试岗结束后,签协议时竟然办理了一份贷款,本金14900元+1540元利息一共16440元,分期为22个月。

  “这笔贷款,前四个月是公司帮忙交,每月70元钱。从第五个月开始,就需要我自己承担,每月还款897.78元。关键是这笔贷款根本就是公司‘忽悠’我办的,我根本不知情,直到第一个月到还款的日子,我才知道实情,如果不按期还款会上征信(黑名单),真是太坑了!”刘先生说,除了他,还有10多个人跟他的情况相同,背上了贷款。

当事人:不知不觉被贷款

  7月31日下午,长春市民刘先生拨通了新文化报热线电话96128,讲述自己的遭遇。

  “我今年24岁,毕业于东北电力大学。之前在别的地方上班,这次想换个工作,就投递了简历。”刘先生称,自己应聘的企业是华普诺恒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职位是信息文档管理员,但面试的却是长春市亿达华信通信工程有限公司。当时工作人员跟刘先生解释,称这两家公司是有合作的,刘先生就打消了疑虑。

  随后,工作人员向刘先生介绍工作内容,每月工资4000多元,实习期过了可以留在公司上班,工作中会有一些外派出差的任务。“五险一金”、“双休”、“带薪年假”、“半年后岗位工资5000以上”……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中,刘先生被对方所介绍的“职业前景”所打动。

  “6月10日我开始试岗,14日就和公司签了实训协议。当时工作人员让我们签字,说这份协议里有些内容都没用,看一下其中几项就可以。我当时也没想太多,就签字按了手印。”刘先生回忆说,当时公司说入职后会进行学习,因为担心员工跳槽,每个月要从工资里扣900元左右,如果想辞职随时也可以走。刘先生一想,4000多元的工资扣900多,也还可以,就同意了。另外公司承诺实训期间发1000元的补助。

  签完实训协议,工作人员说要办理入职手续,需要拿身份证和银行卡。“我当时在一个屋里,工作人员让我手持身份证拍照,然后指导我们这些新人在微信上注册一个名叫‘蚂蚁白领’的程序,申请账单。”就在这一系列操作后,刘先生等人背上了这笔上万元的贷款。他介绍,他压根不知道自己已经欠债了,每天下午1点半都在公司上课,问过工作人员软件是干啥用的,对方也只说软件和学习没关系。

  就这样,快一个月过去了,课也上完了,公司却把刘先生等人推荐到了别的公司。这让刘先生大为不解,“不是说好能留在公司上班吗?”他和其他求职者傻了眼,“公司根本不要我们,把我们的简历往外地投,大多是一些偏僻的地方,去了也需要参加面试,这难道就是最开始跟我们说的需要外派出差?其中一个男生去了山西,一个月就开2000元工资,现在他也要回来了,根本就不靠谱!”

“我是来找工作的,不是接受培训的”

  7月7日,需要还第一笔贷款了,刘先生才知道自己竟然背负了16440元的贷款。这时他才知道,自己接受的所谓“培训”并不是公司免费提供的,而是需要自己付费。贷款订单中显示的信息为:沈阳市圣思特职业培训学校,课程金额14900元,前4月每月应交70元,后18月每月交897.78元,账单期数为22期,还款日为每月7日。

  “还是因为收到了公司给我们打的70元钱还款,我这才知道这件事。因为钱是自动扣除的,现在我还没收到还款提醒。”现在刘先生很犯愁,不论是精神上还是心理上都承受着很大压力,“我是来这找工作上班的,不是来接受培训的。这笔贷款就像一块石头压得我喘不上气来,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刘先生说,当初和他一起来应聘的,还有他的大学同学,公司都是一样的“套路”,让他们背上了贷款。

  “我们都找公司谈过这件事,工作人员就说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是现在一次性还款14900元,另一个是分期还款16440元。”几次交涉无果后,刘先生等人报了警,但警方说签了合同就属于民事纠纷。无奈之下,刘先生只好将此事告诉了家人,也咨询了律师,“平常来公司应聘的人很多,当时我根本就没想这么多。这笔贷款,有的人都没敢跟家里人说。”

  现在,刘先生还没找到工作,每天看着这笔贷款就上火。“我之前从来没听说过找工作还能办理培训贷款的,这几天才从网上了解到一些。公司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诱骗我们办理了贷款,我就希望公司能把这笔贷款赶紧取消!”他说。

  通过刘先生提供的实训协议可以看到,应聘合格人员需参加由甲方(长春市亿达华信通信工程有限公司)组织的移动通信技术工程师岗前技术实训,在乙方(刘先生)通过岗前实训并成绩合格后,甲方负责安排乙方进入相关企业面试及就业。乙方在参加正式岗前实训前,充分了解甲方的相关规定,无特殊原因不得中途退出,并承诺在岗前实训后,进入相关企业工作。如乙方有特殊情况必须中途退出的,必须承担甲方为乙方提供岗前实训期间的所有费用。

  与刘先生一同应聘、家住吉林市的马先生也称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贷了款,“我当初只和公司签订了一份实训协议,根本不知道有这份声明。当时工作人员是在我们快下课时进来的,他们把这份声明夹在实训协议里说是需要我们补签,那时着急根本就没细看内容是什么。”他说。

公司说法:

双方可通过协商或者法律途径解决

  8月1日下午1时许,新文化报·ZAKER吉林记者来到亿达华信通信工程有限公司,见到了公司负责人张先生。他称培训并不是免费的,要由张先生自己承担,可以一次性付清也可以分期贷款。

称学习就会产生费用

  “刘先生的情况我了解,在应聘时我们也明确跟他表示了,如果要从事通信方面的行业,需要一定的技术,而他并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在我们公司,如果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是需要学习的,而学习就会产生一定的费用,可以一次性付清也可以分期贷款。而且实训协议里也明确写出是在岗前培训后给他们安排到相关企业进行面试或者就业,并不一定会留在本公司。”张先生进一步解释称,如果应聘者可以独立完成项目,也可以不进行培训,“当时我们也明确提出,没经验想从事通信行业,我们可以给他们提供另一个途径。不是马上入职,而是先通过在培训机构学习,然后我给他们推荐工作。我们推荐到其他公司的待遇也是每月3000至3500元,如果想留在长春工作,薪资待遇可能低一些。”

声明六项空白处并非刘先生填写

  对于刘先生应聘一家公司,却收到另一家公司回复的事,张先生表示,“我们和华普诺恒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属于分项目公司,都不具备培训资质,而沈阳圣思特职业培训有限公司具备培训资质,公司就聘用他们的教师和一部分项目负责人给大家进行岗前实训。”张先生说,在进行贷款前,工作人员都会告知应聘者并签署一份声明。同时他向记者出示了这份声明,上面写着:“本人于2019年6月14日经过细致全面的了解,并结合整个行业情况,对长春市亿达华信工程有限公司非常感兴趣和认可。本人为了完善自己以及提高在就业中的竞争力,愿意参加公司安排的岗前实训,慎重考虑并征得家人同意后决定使用金融机构的助学分期贷款来支付网络工程岗前实训费用。”在这份声明之下,有刘先生的签名及指印。

  声明上还标有六项内容:培训总费用、期数、分期方式、还款日期、其他。但这六项内容后的文字,都不是刘先生所写。张先生告诉记者,这六项内容都是空白的,办理贷款时由公司的工作人员填写。记者问他为何不让刘先生等人亲自填写,张先生称:“这个我们后期会进行完善,声明全部内容都由应聘者签署。”

  而随后刘先生称,自己当初根本没见过这份声明,工作人员也没向大家讲解过。“我想起来,在之前上课时,来过一位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实训协议上需要补签一下再按个手印,可能就是这份声明!”

  同时刘先生称,据他所知,其他人也都没填写这六项内容。

表示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张先生告诉记者,事情发生后,刘同学等人来找过他协商此事,要求取消贷款。“一开始协商时,我提出公司在工作方面是没有瑕疵的,但近阶段上项目可能有些慢。原来实训期间有1000元的补助,现在可以补助3000多元钱;现在学完了,钱(学费)是一定要交的,我们可以协助他们终止贷款,但是他们不同意。现在课程已经结束了,也为他们介绍项目了。现在我们双方可以再进行协商,如果刘同学不满意,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招聘网:

警惕企业以一定名义收取费用行为

  8月1日上午,记者拨打了招聘网的热线电话,工作人员称平台内确实存在对外显示的公司和注册的公司不是同一家公司的情况,如果求职者有疑问可以直接在线举报该企业,招聘方面会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审核,如果情况属实,会根据具体情况对企业账号进行冻结下架处理。

  “所有企业在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时,工作人员都会对其相关资质和营业执照进行审核。但在应聘过程中,如果以一定名义收取费用都属于违法行为,包括押金、资料费、体检费等。招聘时,页面上也会有所提示,希望大家提高警惕。”该工作人员介绍,求职者找工作都是免费的,平台不会收取任何费用,如果发生此类情况可以在页面内进行在线举报,如果求职者钱财受损,建议报警处理。

  “我们只监管这些公司在平台上发布职位,收费等属于企业行为,这个是没法控制的。但是在平台上发布信息的企业,都是进行过审核的。”该工作人员说。

  新文化报·ZAKER吉林记者 谢超 文/图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东潮行通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1021987号

地址: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大道立信路 EMAIL: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