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人才的辈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步入社会,跳槽人员的增多 ,无形中就让“找工作”成为一种生活常态。作为刚从校园里走出来的应届毕业生或即将毕业的学生,如何才能找到工作已经成为98%的人考虑的问题。其实,在找工作之前,应该先从思想上认识到找工作的难度,才能认真去思考“如何才能让自己找工作顺利点”的问题。
据官方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1979年大学毕业生为8.5万人;1989年大学毕业生为57.62万人;1999年大学毕业生为84.75万人;2009年大校毕业生为531.1万人,2019年的大学毕业生为834万人!
从数据就能看出,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呈上增趋势,而2019年的毕业生人数是1979年毕业人数的100倍,这说明了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已经供大于求了,也间接地说明了应届毕业生不好找工作的现实。
职场之所以会发生这种供大于求的关系,其主要原因就是各大本科院校不断扩招的结果。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大学生难找工作的原因。
1、大学生频繁跳槽给人力资源市场带来的压力
暂且不说大学生为什么要跳槽,只简单地从大学生爱跳槽这一现象怪圈来看,大学生频繁跳槽的常态化,使很多公司、企业的用人成本无形增大,公司对大学生的信任度也出现了问题。
越来越多的公司对应届大学生的信任感有所降低,不得不开始在公司内部“寻找”人才,慢慢把寻找新生力量的重心转向了“内部培训提升”这种解决方式既能提升公司人员的素质,更能节约成本,降低公司人力资本。
我所在的单位就是一家国企,因为工资待遇问题,每年招聘的大学生不出三个月就走光,这 种“流不住人才”的问题使得公司高层不得不转换思路,开始把目光由校外转向企业内部人才的“再造”。
我就成幸成为被外出培养的技术人才,在培养前,公司为了保证人才的留用,已经延长了我们的工作合同年限。
2、大学生本身能力与素质的下降
目前, 社会的教育形态是,初中严高中紧大学松,很多学会到了大学都会对自己在思想上进行放松,对于专业的学习没有计划,发展目标,只是为了得到所谓的毕业证而应付着老师的课上点名。
这种“混”学习的状态造成的结果就是在快要毕业时,才知道自己在找工作中面临着各种难题。
除此以外,就量学校教学质量的落后,尤其表现在计算机、信息化等高新技术专业,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代码管理、数据分析阶层,但有的学校、有的专业还正处在最基础的语言认识操作方面。
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没有学习目标的学生来说,就是影响最大。学的知识无法转化为竞争动力,到了实际上没有转换率,因为所面对的全部都是未知的世界。
3、找工作难,已是一种社会常态
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人才的流动率也不停地提升,人们对于一份工作的忠贞度也没有刚解放时期的“从一而终”。当他们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时,他们就会辞职,重新找工作。
这种需求随着新进社会的毕业生的加入,更是普遍。找工作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常态。
随着90后这一批独生子女的毕业,他们大多都是在经济条件好,计划生育下的宠爱中成长起来的,如果职场生活不能让他们开心,辞职就是他们不二的选择。
4、解决找工作难题,应该剖析求职下功夫。
面对找工作难的问题,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应该先对自己有一个正确地认识,剖析一下自己的优缺点,同时结合自己的专业与兴趣爱好 来进行分析。选择出适合自己发展的行业来进行沉淀。
在求职中,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有目的地来进行筛选,不能为了找工作而工作,这样“凑合”得到的工作根本得不到自己的真心待之,所以有人说找工作与找恋人一样,要找适合自己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