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时事热点

大学生为求职整容,你怎么看?

来源:昆明日报 时间:2019-10-09 作者:潮行通招聘网 浏览量:

最近几年,有关大学生特别是女生“整容求职”的话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每年一到求职季,一些女生纷纷走进各种整形机构,在手术台上“重塑”一个全新的外在形象。希望通过美丽的容颜来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找到一份好工作,是不少人心甘情愿“造美”的动机。有媒体报道称,如今的整容队伍中,女大学生占了很大比例。随之而来的是,由于整形美容机构良莠不齐,一些女生一不小心就掉进了“美丽陷阱”,引发了不少纠纷。“整容求职”可不可取?“面子工程”究竟有多重要?“整容求职”背后折射出一些什么社会现象?本期“话题评说”针对此话题,从不同角度作一些探讨,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带给人们一些启示,理性看待这一现象。

  观点1

  改善“面子”更自信

  □一孔

  如今,上大学已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候了,不再是“天之骄子”的大学毕业生们,如何在求职这一关过关斩将、脱颖而出,远远比考大学难得多。

  求职难,女生更难。于是,各种绝招不断使出,一些女生在容貌上“找短板、补差距”,不惜巨资动刀子整容,为的就是在求职中加分,希望凭借迷人外表,给人良好的第一形象。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何况是为了工作大计。所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让五官变变样,该修的修、该垫的垫……“组装”出一副迷人的面容,这无可厚非。如今,“刷脸走天下”的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近。虽然人工智能只认真实的脸,无论美丑,但能美一点,让机器也“赏心悦目”一下,也很好。

  有个好“面子”,能平添自信,让人底气更足。如果同时有几个人去求职面试,在大家其他条件都差不多的情况下,面子过硬的一般能胜出或者有优先权。比如一些服务性质的单位,本来就对应聘者的外形、身高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招聘看长相自然是再正常不过。除了求职外,那些外在形象比较好的人,走路的步伐都能透出自信。所以说,改善面子可增强自信并非妄言。在国外,整形整容已风行多年,且成为一个前景良好的行业。比如韩国的整形整容,每年能吸引众多爱美者慕名前往,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国人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有能力跟风美一美,展示一番东方美人的风采,不必大惊小怪。

  整形整容是个人之美,但有些时候也有“美人之美”的作用。在一些窗口单位,往往会把相貌出众者安排到前台,这种时候代表的就是集体形象。美人端坐办公电脑前,和颜悦色与前来办事的群众交流沟通、气氛融洽,这样的画面很美、很和谐。再比如,有些单位做接待时,也会找来气质容貌俱佳的职工,做一些服务工作。这不能说是庸俗的应酬文化,而是对被接待者的尊重。

  不管从哪个角度讲,改善面子是正常的个人行为,整形整容是促进消费的新兴行业,没必要用传统的思维去苛刻评判。对于求职者而言,量力而行、理性消费即可。要提醒的是,在“美化”自己的时候,需要睁大眼睛选正规合法的机构,千万别掉进不良商家布下的陷进,落得个美容变成毁容的悲惨下场。

  职场竞争很残酷,生存生活的压力巨大。求职者在美外形的同时,也要注重内在的修炼,内外兼修,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高尚的品德、出众的才能,那才美上加美。

  观点2

  盲目整容没必要

  □大海

  时代的发展,让医学整容手术进入了一个不断平民化和去压力化的过程。一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拓展,整容服务的整体价格已经大大下降,让越来越多的人有了接受这一服务的经济能力;另一方面,对颜值越来越重视的社会风气,也让整容所面临的道德争议日渐淡薄,使整容只需要顾及自身需求选择,不用再考虑其他社会因素。但大学生整容仍然是一件不值得提倡,需要慎重对待的事情。

  之所以这样认为,主要是从大学生群体的思维特点上出发。大学生都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对新生事物天生乐于接受、勇于尝试。同时,年轻人考虑问题,又往往从自我出发,不大听得进反对意见,不大容易深入考虑后果。大学生整体上处于接触社会、融入职场的临界点,对社会有所了解却又不够了解。这又决定了他们立足于主观冲动之上的种种观察、思考与判断往往不够深入全面。具体到整容问题上,各种整容服务机构的宣传,各种以“改变颜值”来为职场命运加分的现代传说,都容易让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群体对整容的价值产生不切实际的期待与判断,对整容的选择也更容易变得冲动和盲目。

  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往往还未实现经济独立,整容服务的价格虽然已经大幅下降,但对他们来说整体上仍然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对整容服务判断上的冲动和盲目最终将表现为经济上的冲动和盲目。为了整容,一些大学生为父母增添了无谓的经济负担;一些则投向社会借贷机构,在自己走入职场之前就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如果说这些还只是个例,那么我们就必须看到,大学生集体生活的聚集性,更容易把个例性的负面影响扩散开来,变成群体问题甚至社会问题。这也是大学生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在整容问题上更应采取慎重态度的原因之一。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不管考不考虑整容机构的服务水平,考不考虑整容给学生在职场命运上带来的真实价值,考不考虑整容给学生造成的经济压力。在现有技术水平下,整容,仍然是一项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不可逆的医疗技术措施。是技术,就意味着其远期安全性需要不断观察;不可逆,又意味着其远期风险存在失控可能。面对这一现在还无法解决的根本矛盾,站在广阔未来、无限选择之前的大学生们,完全没有必要急于一时,非要在人生的关键节点上踏上整容的单一路径。再等等,多看看,好好想想,在各方面条件都完全成熟时再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也完全来得及。

  观点3

  爱美不可任性

  □武超

  以完美的形象走进社会,凭不俗的外表叩开就业大门——这是一些求职者整形的初衷,也是不少欲去整容者的愿望。但愿望归愿望,如果靠美容就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也就没有必要讨论这个话题——求职者只要把功夫下在“容貌”上,按“最美”“较美”“美”排序就行了。问题是,求职过程中,不完全是靠容貌取胜,很多工作岗位看中的是实力。

  本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对庞大的就业大军,刚毕业的大学生为谋到心仪的职位,去美容整形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何况,一些服务行业,外在形象好、气质佳者,往往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更容易被录用,这也是“选人规则”。天生漂亮的外貌的确会给人以良好的印象,为自己找工作增加更多机会,提高面试成功率。就像有人开玩笑说:人都更愿意帮助美丽漂亮的人!

  不管什么人,追求美、崇尚美,愿望都是美好的,说明这个人积极向上、对生活充满信心。而整形美容就是为了对身体或者面部的不足之处进行修饰,不管是五官也好,皮肤也罢,让其更完美,这是健康、积极心态支配下的明智选择。

  与此同时,美,不是单向度的美,内在的美会更持久地散发出魅力。从这个角度说,如果家庭条件允许,父母同意,自己乐意,完全可以去“打整”一番;如果经济条件有限,对自己的容颜也很自信,就没有必要去搞什么“装修”了。再说,美的标准也不是用一把尺子来衡量的,在不同的人眼里美丑的概念是不同的。如果把时间、精力、金钱、心思等用在提升自己的“内在美”上,即综合竞争力方面,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果本身长相不错,还担心自己长得不够美,硬逼父母超出消费能力支持自己整容,这就不可取了——爱美可以,但不可任性!如果自身能力不强,企图通过整容得到认可,那是对自己认知定位和评估发生偏差的表现。进一步说,即使人为“造美”之后,也未必一定能求职成功、像明星一样一炮走红。

  想通过“造美”找到理想的工作,专家认为要冷静和理性对待,弄不好会适得其反。建议不要盲目跟风,要三思而行。而且,在去做整形手术之前,对自己的整形动机、预期效果等,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爱美无罪,整容有风险。因为手术一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便很难产生认同感,甚至产生认知心理障碍。

  要坚信,外貌不是找工作的唯一砝码,只是求职的一个辅助手段而已。追求美丽的外表无可厚非,但是靠实力说话才是“硬核”。年轻人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倘若掉进美丽陷阱,那就追悔莫及了。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东潮行通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1021987号

地址: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大道立信路 EMAIL: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