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近期在招聘人才上有一些疑惑,跟不少的朋友一起讨论一番后发现:现在的大学生真正拥有能力真的太少了。
自从二十年前国家倡导大学扩招后,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应试教育下在大学里混过日子而毕业的人,他们大多数都是等到大四才恍然发现,自己要开始找工作了,而他们学到的专业知识在目前的社会企业里根本得不到任何展示自己的机会。
过去我们提到的大学生是光荣,梦想,理想的代名词,而现在的大学生往往代表着颓废,焦虑,丧,就业难等代名词。
据了解,2019年的毕业生人数高达834万人,创历史的新高,然而同时,就业市场却一直在缩水,2018年爆出的裁员消息不断,互联网,地产,金融等热门行业统统在裁员,显然,大学生早已不再值钱了。
大学生找不到好的工作,而企业又找不到好的人才,这才是目前整个中国社会里在资源上最不对等的地方。
“请问你为何喜欢新闻学这一专业?”近期在面试时我问一读新闻系刚毕业的本科生。
“我比较喜欢街头采访,我觉得读新闻学我会学习到很多采访的技巧或是采访的机会。”她回答说。
“那读完四年后,你感觉自己获得这种机会了吗?”
“没有,反而读完四年后,整个新闻行业都发生了巨变,由原来看电视看报纸的新闻形式,现在都不看了,而我们新闻学的毕业生个个只能去做个新媒体专员了。”她非常苦恼地说。
以上是一段再也正常不过的面试对话,而里面折射的问题是大学生在高考后选择专业时往往想象都是美好的,他们认为读了新闻学就可以像小时候我们看电视时,摇身一变变成记者去街头参与采访。
事实上,真正的街头采访大部分是电视台背景或是视频平台背景,并不是每个读新闻学的学生就有机会参与,这是大学生对职业的不确定,光靠想象。而另一端,扩招后的大学,在教育上也是出现很多问题,如大学老师的教育水平良莠不齐、教学理论与教学经验严重落后市场等问题,让大学生在这四年里很容易陷入一种温水煮青蛙的劣势。
这就是为何解释现在处于95后的大学生每天都活在焦虑当中,他们慌恐而不得已,甚至目前失眠人群占比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来源于这些大学生,因为这跟他们当初上大学之前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经济态势每一年都处于收紧,紧张的状态,并且企业裁员不断,他们获得的机会每一年都在减少。
还有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地方,就是由于大学扩招后,技校或是职业院校就读率严重下降,年轻人不愿意读技校进工厂,因此培养了许多没有一技之长,仅仅只是拥有本科学历的大学生而已,而他们宁愿每月领着最低的基本工资,出入各大CBD或是高级办公楼,吃着最便宜的外卖,都不愿意走进制造业,进入辛苦的厂房,凭着技术拿取高工资的劳动,这也是目前社会比较难的痛点。
站在人生的长河,我们也许只是这个时代里运行中的结果之一,但是即便看到弊的一面,也要明白淡定处事的重要性,即使焦虑万变,日夜不得安眠也对自己未来人生没有任何帮助,还不如撸起袖子加油干!
在大学期间就踊跃参与实习机会,尽量不要带着一颗计较利益之心,只衡量自己赚取的钱财,而是先去好好珍惜机会,努力做好自己的角色,我想钱财自然就会落到你的手中。
大学扩招害了谁?害的就是那些终日颓废焦虑的年轻人吧,积极乐观自信的宝宝们才不那么容易打败呢。
- END -
Copyright C 202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东潮行通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1021987号
地址: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大道立信路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