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职业指导

研究生职业发展:要做个有心人

来源:百家号 时间:2020-01-07 作者:潮行通招聘网 浏览量:

由内而外地改变自己

Brian Tracy在《Flight Plan》中写道:“要实现你从未实现的事情,你必须成为一个你从未成为的人。你必须发展你从未有过的品质和特点。你必须习得你从未有过的才华和技能。要取得大的成功,你必须成为一个伟大的人。”换而言之,职业发展和成功是“由内而外”的。

为此,我买了一些书给课题组研究生们看——博恩·崔西《吃掉那只青蛙》、大冰《你一定要学的时间管理书》、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采铜《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喻向东《大学生毕业后要补的7堂职场课》、陈凯元《你在为谁工作》、萧雨《向上管理:与你的领导相互成就》。

这些书教你如何设定目标、如何管理时间、如何职业化地做事、如何与人沟通。比如,《大学生毕业后要补的7堂职场课》提到,向上司汇报工作时要“先说结论,再讲过程”。

这在实验室的场景下也是适用的——导师问你实验有没有成功,你要先说“有”还是“没有”,而不是一开始讲了很多理由,最后才说没有成功。

遇到导师交给你的任务,你不要说“到时候我会准备好的”“大概明天应该可以完成”,而要雷厉风行地做事,给导师一个准确的答复。

在课题组,我还会开临时组会,针对出现的问题讲道理。我会让学生复述、归纳我在组会中说的话,让他们分析我的意图(例如为什么没有让一名研一新生“刷”大学英语六级成绩),并提出下一步该怎么改进。这样,学生更加知书达理,表达能力有很大提高,这样也有助于他们以后参加企业面试。

人要有自知之明

1.jpeg

很多研究生想在毕业后从事和所学专业关系不大的工作,比如学环境专业的研究生想去做销售。他们既没有系统学习过相关知识,也没有阅读相关行业的报刊,更没有联系企业人士进行职业访谈。

“转行”没错,但我认为,不要只是听说从事某行业能挣大钱就想涉足该行业,也不能只看企业名头,而要想想:自己是否真的喜欢某个职业(比如销售)?谈到这份工作,自己是否两眼放光、浑身来劲?

人应该找出自己的优势领域和真正的兴趣爱好,然后把爱好和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

当你对所从事的事情有激情时,那么就有使不完的力气、干活不累。

于是,你就能更好地为用人单位带来产出,进而实现自己的价值。

你想清楚以后,那么在今后的求职面试中,自然有东西可说,自然会两眼放光。用人单位要找的,就是对这个工作有激情的人。

研究生除了要找到“点燃”自己的职业兴趣,还可以阶段性地进行一些“思维训练”,比如进行SWOT分析。

有一位博士生进入课题组后,我就启发他进行SWOT分析。他善于想点子,动手能力也强,这是他的强项(strength)。

然而他的弱项(weakness)是不善于写论文。他的机会(opportunity)是我很善于修改论文,也会通情达理地把论文投给合适的杂志,确保学生能正常毕业。

他面临的威胁(threat)是课题组近年经费紧张,并且就大形势而言,现在博士生毕业越来越难了。

一个人如果想成功,那么就要把自己的强项发挥到极致,并且避开不利之处。懂得这样分析的人,能识大体,能拿捏好事情的轻重,从而在完成学业和找工作方面做出理智的选择。

2.jpeg

要做一个有心人

不会“混”的人,做了很多事情,却得不到理想的效果。

我曾经收到一位联系考博的学生的简历,只见简历里既有和环境专业相关的活动,也有担任“吃货部落”店长、“密室逃脱”解说员、家庭教师之类的经历。

这给我一种“申请者缺乏自信心所以才把所有的经历列上去、他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感觉。

很多次,我对学生们说:“你们的简历上有这个、有那个,但是哪一条能够把别人一下子比下去?”不同经历的“含金量”是不同的。

一名研究生参加一家知名企业的暑期实习,对他将来应聘相关行业的工作来说,价值远大于“走马观花”地参加一大堆社会活动。

无心的人做一件事情,只是实现了这件事情表面的效用。而聪明的人,能够挖掘这件事情的几层含义,发挥几个功效。

比如说,我们学校一些学生参加了暑期实践,有的去贫困地区,有的去大型国企。我们学校党委给暑期实践定出一个主题——“看需求、悟变化、讲担当”,这样,活动的立意就高了。

参加的学生不但进行了暑期实践,还要参加各类答辩并写总结材料。

他们不但开阔了眼界,而且锻炼了表达能力、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这些经历和能力的提高,都可以成为学生在将来参加企业面试时的谈资。

要把做过的事情连成一条线,甚至形成板块。

我常对研究生们说,如果毕业后想进高校机关工作,那么在正式入学读研之前,得提前进校,参加我们学校举办的“研究生骨干培训班”。

入学之后,得当辅导员、团学联干部,并融入学校和院系举办的各种活动。

如果毕业后想去企业工作,那么在校期间就多参加职业发展讲座,多锻炼口才、沟通协调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无论如何,都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我举例说:我喜欢在报刊发表文章,但这些文章大多是关于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

我把自己在指导研究生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写成文章在报刊杂志刊登,这些工作反过来使我能更好地讲授“学术规范和科研技能”课,也帮助我申请到了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

3.jpeg

要善于从经历中挖掘

要顺利找到工作,还要善于挖掘以前做过的事情。有些企业HR会采用行为面试,比如让你举出一个你积极主动把事情完成的例子。记住回答时采用PAR结构:遇到什么问题(problem),采取了什么行动(action),得到什么结果(result)。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那么你就会发现在实验室做的很多事情都用来答题。

回答的范例:“当我刚进老师实验室的时候,有一套装置刚添置,没有改装成我们要的样子。

我跳到实验室,从头开始购买配件、学习仪器说明书,不但自己搭建了仪器,还写了一本操作手册,并带了三名研究生。

后来我用这仪器发了4篇论文,获得国家奖学金。”

比如,HR问应聘者是如何面对困难的,有的学生可以这么回答:“研二时,我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补做一个实验,结果论文被两位审稿人枪毙了。

怎么办?痛定思痛,我列出修改要点清单,挨个补做了实验,自己不会的就向师兄求助。我坚信论文的价值,写了长长的答辩信,把论文重新投回去,终于成功了!

从中我学会三点,一是要多听领导的话,不要刚愎自用。二是要善于向别人请教。三是在接到任务之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想法设法把事情搞定!”

再比如,有些HR会通过行为面试,了解你是怎样与周围人相处的,是否具有沟通协调能力。回答的范例:“我记得刚进实验室,有一次和老师发生了误会或者矛盾。

我听同学说找工作和大学英语六级相关,便想刷六级成绩,但老师不开心了。遇到问题,我学会了从领导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于是我和老师进行了沟通,并以此为契机,学习了《吃掉那只青蛙》等时间管理书,参加了时间管理和职业发展讲座。

我提前完成了硕士论文。虽然我应聘的是非环境类工作,但在课题组学到的人际沟通能力是从事任何工作所需要的!”

你看,学习、生活中处处都有可以用来说的例子,研究生无须刻意地包装自己或者刷简历,而要做个“有心人”!你要是注意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积累相关例子,并看一些管理类、职业发展类书籍,找工作面试时谈吐自然就会好。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东潮行通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1021987号

地址: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大道立信路 EMAIL: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