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不仅对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具有引导和约束作用,而且也是促进社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下面从两个方面带大家走进职业道德。
一:职业生活与劳动观念
职业是指人们由于社会分工所从事的具有专门义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职业生活则是人们参与社会分工,用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丰富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生活方式。
那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有光荣,正确的劳动观念是维系人们职业生活的思想观念保障。
在职业生活中,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弘扬工匠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只要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平凡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一切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
二: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及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是职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
1、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反映的是从业人员对待自己职业的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内在的道德需要,它体现的是从业者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对工作极端负责,尊重自己所从事事业的道德操守,是从业者对工作勤奋努力,恪尽职守的行为表现,爱岗敬业就是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尽职尽责。
2、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在我国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条重要准则,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承诺,讲信誉,守信用,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就个人而言,诚实守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社会而言,诚实守信是正确秩序的基本保证。就国家而言,诚实守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在职业道德中诚实守信是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
3、办事公道
以公道之心办事,是职业活动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要求,办事公道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不损公肥私,不以权谋私,不假公济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从业者之间以及从业者与服务对象之间都是平等的,在职业生活中无论,对人对己都要出于公心,遵守道德和法律规范来处事待人。
4、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要以服务群众为目标,在社会主义社会,每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能力如何,都应该在本职岗位上通过不同形式为群众服务。
奉献社会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地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也体现了奉献社会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