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职业历史出现真正职场化开端是清教徒时代,人类史上真正出现了职业概念。当时的职业一词是Calling,含有“召唤、神召”的意思。
在英国清教徒的理解中,职业是被上帝所召唤和安排的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则是每个教徒天赋的职责和义务。这种观点来自John Calvin!Henry VIII是亨利八世(Henry Ⅷ,1491—1547)英国都铎王朝第二任国王(1509—1547),亨利八世推行宗教改革,使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自己成为英格兰最高宗教领袖。Martin Luther King 马丁·路德·金 ,美国黑人领袖。John Calvin,法国著名的宗教改革家、神学家、基督教新教的重要派别加尔文教派(在法国称胡格诺派)创始人,人称日内瓦的教皇。CharlesⅠ,英格兰、苏格兰、与爱尔兰国王,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公开处死的国王。根据教材的相关说明,“英国清教徒的理解中,职业是被上帝所召唤和安排的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则是每个教徒天赋的职责和义务”是John Calvin的历史功绩。
“如果我们看外面,洗碟子和传讲神的话语是有不一样的地方,但是涉及到讨神喜悦,它们就根本没有区别。”(丁道尔)
“在神面前,牧羊人看顾羊群的工作和一位牧师传道的工作同样是好的。”(波金斯)
“奇妙的是,世界的救主,一切君王之上的王,他不以劳动为耻,不以取了如此简单的一份职业为耻。就这样他就确实让所有的职业成为圣洁了。”(喇提美尔)。
“神呼召每一个男女做某样具体的工作,在这个世界上事奉他……。”(斯蒂尔)
在东方
近代文学家梁启超于1922年8月创作的一篇演讲稿《敬业与乐业》。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问题,揭示全篇论述中心——敬业和乐业。第二部分(2~8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有业之必要;敬业之重要;乐业之重要。第三部分(第9段),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
《敬业与乐业》中梁启超提出一些有关职业的东西。
敬业的意思是“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及“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乐业的意思是“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总结是“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唯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这天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职业是我们每一个生存的一种方式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可以说是我们一生中的重要部分。
“古语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我们的职业带给我们生活所要的必需品,更是我们对人类社会做出贡献的方式!
京慕雨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大在于民众对其本职工作的付出和努力,民强则国强,对于职业的理解是我们实现复兴伟大中国梦的一个需要科普的知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