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高校的不断扩招,每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就业压力随之增大。很多大学毕业生希望能找到一份与自己专业对口,薪资待遇优厚的理想工作。进入社会职场后,才发现现实是残酷的,专业不对口、与期望薪资存在差距、工作地点不合适等原因,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真的太难了。最后,只能回到老家处于待业状态。
亲戚家的小林是今年6月份毕业的,就读于某211高校建筑类专业。读大学时,他和家人都认为这个专业未来就业形势和薪资待遇都非常不错。但是,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个专业,浑浑噩噩度过了大学四年。毕业之后,他投过很多简历,也参加过多场招聘会,但是始终找不到自身期望与能力相配的工作。通俗地说就是“看得上你的工作你看不上,你看得上的工作又看不上你”。
在家待业的大学毕业生基本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眼高手低,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
毕业后对自身没有准确的定位,就业选择具有盲目性,没有设定合适的就业目标。很多大学生初出茅庐,容易眼高手低,心气较高,对工作挑三拣四,累点脏点的工作不愿意干,只想干轻松自在,薪资待遇高的工作。现在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整体质量不高,受不了社会现实的残酷性,心理承受能力低,不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二、盲目待业在家考编、考公务员
很多大学毕业生心中的理想职业就是考事业单位编制或者公务员,拿到“铁饭碗”。部分毕业生盲目跟风考编、考公务员,屡次失败,但仍然不死心,回到家中继续复习报考。有一些毕业生回到家根本无心准备,除了睡觉就是玩游戏,把考公务员当成了逃避进入社会工作的借口。不管是考编还是考公务员,一定要认清自身能力,千万不要盲目跟风。
三、父母太过溺爱,在家啃老
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长辈的溺爱,一家人把他捧在手掌心,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小只负责学习这一件事情,其他的事情都由父母承包了,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工作赚钱。孩子大学毕业后,家里有一定经济基础,继续养着孩子也无所谓。所以,很多大学毕业生就成了啃老族,在家呆着无所事事。
如今,大学毕业生找个工作养活自己还是很简单的,希望大学毕业生能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