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进10月底,考研的同学已进入冲刺期,就业的同学也希望抓住秋招的好机会,为自己谋一份理想的工作。但在求职应聘的过程中,并非所有同学都能一帆风顺,特别是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门槛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如果在大学阶段浪费了光阴,迷迷蒙蒙混了四年,没有培养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时候更是感觉到举步维艰。
时光一去不复还返,双证不能丢
不管大学四年如何度过,但最基本的要求是获得了毕业证和学位证,很大程度上来说这就是你求职就业的敲门砖。虽然说大学里的所学所得会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你的未来发展,但既然自己已经错过,就该抬头向前看,把大学里失去的尽量在毕业后补回来。
大学毕业,正常情况下只有两条路可走,就业和考研,至于创业,那都是就是镜花水月,没有扎实的基础,连个像样的想法都难提出来,更遑论成功与发展。
考虑考研,一边提升一边争取时间,减轻就业压力
如果大学四年都是混过来的,考研会是相对理想的一种选择。首先,可以争取时间,把就业的压力往后延,也可以相对有效避免现在能力不足,四处碰壁的风险;其次,通过读研,可以提升自己的学历,这会让自己将来有更多选择;第三,研究生三年时间,如果自己重视和利用充分,可以将本科阶段的遗憾弥补回来,这样自己提升的不仅仅是学历,还有能力的提升。第四,考研的成绩与本科阶段的成绩没有必然的联系,很多同学都是因为成绩不理想才选择考研,也是等到大三才开始准备,相对而言,是各方面成本相对较少,但是成效较高的一种选择。
当然考研不该是逃避就业的借口,现在有一种明显的趋势是逃避式考研,越来越多的人为了逃避就业的压力而选择考研,但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即便进入研究生阶段也没有认真学习,不少高校刚刚清退了在规定年限内不能达到学业要求的研究生,这样既浪费时间,没有获得提升,反而可能会错过更多的就业机会。
就业前先找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如果选择直接就业,要看学校和专业,不同的学校和专业带来的就业机会不同,但能否顺利找到工作终归还是要依靠自己的实力说话。大学里学了四年和混了四年,在气质上是有差别的,在处理事情是的思路上肯定有较大差别,有经验的HR都能看得出来,除非你的学校和专业能给你加分,否则很容易碰壁。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认真审视一下自己,找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虽然大学里也许没有突出的表现,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比如表达,比如掌握的实用技能,比如自己具备的学习能力等等,很多同学学习成绩不一定多优秀,但步入社会后也能很快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就在于他们能够扬长避短。
不管能否成功,把该做的事情做好
应聘找工作,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是对工作最基本的尊重。今年的一位毕业生,学的计算机专业,成绩不算理想,但是个性张扬,留着一头飘逸的长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曾建议他理成干练的短发,但是他始终没有听取意见,家长也表示支持,说这是他唯一中意的地方,但是他应聘的岗位都是科研技术岗,这样的艺术家气质显然与工作岗位不匹配,到现在还一直飘着。
求职前把个人的简历制作好,每一句话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才往上写,特别是缺乏亮点的情况下,不是为了写简历而写,是为了找工作而制作;收拾好个人形象,不一定要西装革履,至少也要干净利索,口头表达要流畅,没事多练练,并不耽误时间。
放低姿态,摆正位置
在就业时屡屡碰壁的情况下,不妨停下来思考一下自己在哪方面出了问题。比如说自己是否对岗位和薪酬有了过高的期望值。有本科学历是优势也可能成为负担,放不下身段就可能让自己好高骛远,放下身段有可能心有不甘。但现实的情况是如果大学四年混过去了,学得不好,学校的平台和专业也不是太理想的情况下,很多要求高的岗位即便应聘上了,也很难胜任。所以建议还是不要期望值太高。
利用一切机会给自己充电
更重要的是,利用有限的时间,一边找合适的工作一边给自己充电。学一些跟工作相关的技能,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这些都需要投资,不管是时间还是精力,但这都是为大学阶段而补课,比较简单的方式是拜一个经验丰富的师傅,或者结交一些优秀的朋友,可以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还可以尽快适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