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制造业是撑起一个国家的命脉,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但是近几年一些大型制造业的招工好像并不是很乐观,现在90后越来越成为就业市场和职场的主力军,但是年轻人和90后似乎对于制造业工厂这样的工作并没有什么好感,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进工厂工作,对于就业来讲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
对于这个社会的就业来讲,社会职业的精细化分工诞生了各种各样的工作和职业,对于社会总体的就业水平来讲肯定是有促进作用的,能从大范围缓解大多数人的就业。但是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精细化的分工,原本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工作,其中的不同阶段衍生出了不同的职业,对于个人来说能力的要求和门槛都会降低,劳动分工十分精细,导致岗位技能要求难度普遍降低,工人处于科层化组织管理的最底层,企业还不断通过“机器换人”降低对技术工人的技能依赖。这就导致了大部分人在能力上并没有本质的提升,导致我国的一些大型制造业对于技术工人的缺口和需求越来越大。
大家以前就听说过校企合作,为的就是让在学校里的学生,能提前适应社会和职场,而推出的举措,对于制造业需要的技术工人,职业教育更是首当其冲,通过在学校的定向技能培养,从而实现走出学校都能上岗的目标,但是就目前的职业教育来看,对于这类人才的培养,似乎出现“断代”的现象,其实这两者的影响是双向的,制造业招不到自己想要的技术工人,对于职业教育必定是有影响的,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对于花钱来培养他们的企业来说,觉得付出没有回报,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职业技能的学习和价值也看上去并没有给自己带来等价值的劳动报酬和回报,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想招人的企业不愿意花钱去培养学生,锻炼技术和本领,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也没有太大的积极性去学习相关的技术和知识,相比于上一代的技术工人,在90后这代,工厂的技术工人就会出现断代的现象。
有人说这是90后心中的鄙视链,因为很多人都觉得工厂的工作不体面,看上去没面子,还不如坐在写字楼里面的白领。可能这是一部分原因,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虽然很多工厂和制造业给出月薪8000的工资水平招工人,还是没人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很多人都没有这个能力,表面上看上去是一种职业鄙视,其实是很多人的能力不够格,没有能力去拿那么高的工资。而且现在90后的职场求职就业观相比较于70.80后有较大地不同,薪酬很大程度上不能影响他们职业的最终选择,他们追求价值的自由实现,他们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去得到别人的认可,他们甚至认为月薪过万是自己走上职场之后的薪酬门槛,很多人对自己有着很强的自信,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也有美好的预期。
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对制造业来说是一种“断代”,必然多多少少会有影响,工厂内没有了年轻人的影子肯定是不行的,而且随着未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于年轻人的需求必然会更加迫切,想要缓解这样的现象,其实也不是只争朝夕的功夫就好的,需要各方一起发力,一方面从观念上转变年轻人和90后工厂工作的地位,如何转变?加大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让大家感觉到国家对于职业教育和技能的重要性,同时加强企业和学校的连接,让学生有学习的积极性,劳动价值获得应有的回报,工作上有归属感和价值实现,推进企业和学校都有助于想去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方向走,同时提高队伍技术岗位的待遇和相关福利标准,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Copyright C 202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东潮行通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1021987号
地址: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大道立信路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