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网约车、移动支付……当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地受益于新业态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新业态给我们带来的积极改变其实远不止这么简单。互联网+出行的渗透在无差别地为用户日常生活带来改变和深远影响时,也给行业从业人员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
10月10日,在全国政协“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双周协商座谈会前夕,以“稳就业促双创聚人才,助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小型双周座谈会顺利举行。哈啰出行联合创始人韩美在会上表示,从制造到智造,哈啰出行带动了整个供应生态链的调整与升级,同时也促进了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的提升。
提供就业机会 解决再就业困难问题
共享出行对就业的带动作作用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目前,哈啰出行总部员工总数已超4000人。在技术研发、大数据分析、AI智能硬件研发等高新科技领域,哈啰出行也投入了大量资源,在上海总部和杭州研发中心共引入了2000余人高技术人才。哈啰员工整体呈年轻化、高学历趋势,30岁以下员工占比超过89%,公司员工平均年龄为26岁。
除此之外,全国范围内还提供了3万余城市运维岗位,为进城务工人员与再就业困难群体提供了工作机会。目前,40-50岁的运维工人占比达15%。
今年50岁的周国荣,目前是哈啰出行成都地区的运维人员。在来哈啰之前是一位废品收购人员,文化水平比较低,收入也不太稳定。来到哈啰工作已经有1年3个月了,作为专业的超区回收司机,他努力的学习使用智能手机及后台系统,通过自己的勤劳和努力获得了稳定踏实的收入。
类似周国荣这样的运维工人,哈啰还有很多,他们之中不乏下岗工人、进城务工人员以及退伍老兵,由于各种原因已不适应原来的工作,共享出行的出现给这些基础工作劳动者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解决再就业难题,创造新的价值。
带动上下游 解决两轮产业链20万就业
在两轮出行需求日渐被激发的背后,国民出行方式的重塑、更多的国民需求需要被满足,推动产业升级、完善上下游产业链。
以智能锁为核心的共享单车、共享助力车对传统两轮出行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共享单车还成为激发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带动了智能锁制造企业50%的就业岗位,解决了两轮产业链20多万人的就业问题。”韩美表示。
哈啰出行作为共享出行的头部服务提供商,向上连接了整车制造、推动了产品的持续迭代,加速传统企业及科技企业的产业升级。哈啰出行与富士达、凤凰等整车厂商都建立了供需合作,促进整个共享出行产业向数据化、智能化的方向进化,并为其业务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稳就业促销费 共享经济将保持年均30%增长
在产业转型升级、人民消费需求提高的背景下,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创造了非常大的就业增量,提高了就业的质量。
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交易规模29420亿元,比上年增长41.6%。从市场结构来看,生活服务、生产能力、交通出行三个领域共享经济交易规模位居前三。
此外,2018年我国为共享经济提供服务的人数为 750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数 77586万人的9.7%,比上年增加约500万人,同比增长7.1%。平台员工数为598万人,同比增长7.5%。
根据《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预测,未来三年,我国共享经济仍将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在稳就业和促消费方面的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