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毕业生由于种种原因在毕业时选择的岗位与自身所学专业并不一致,这种情况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从总体的表现来看,学历越高则就业的岗位与所学专业的契合度也越高,尤其是对于一些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的岗位更是如此。从大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目前大学的专业划分越来越细,未来毕业生在选择岗位方面也会有越来越强的针对性。
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不匹配本身也许是一种遗憾,但是并不能以此来说明这是一种教育资源浪费,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大学的知识结构本身就存在多就业渠道的可能性。本科阶段的课程体系(以理工科为例)分成两大部分,其中基础学科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包括数学、物理等内容,另外还涉及到外语,不少同学在大学期间还会选修很多其他专业的课程,比如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课程,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拓展大学生的就业面。
第二:用人单位比较注重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目前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大量的职场人将来都可能会面临岗位升级,甚至是岗位转换的问题,所以能否具备知识迁移能力是职场人能否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所以目前大学生也应该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际上,有不少行业岗位在人才招聘方面,对于专业的要求比较宽松,包括IT行业的不少技术岗位也并不是要求一定是计算机专业,数学、物理、机械、自动化等专业的毕业生从事IT行业也比较常见。所以,如果通过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这对于毕业生未来的发展也非常重要。
第三:能力特点与就业岗位的契合度更重要。相对于专业知识来说,大学生的能力特点和兴趣爱好与岗位的契合度往往更重要,这也是一部分大学生会跨专业就业的重要原因。实际上,大学期间所学专业未必是适合自己的专业,也未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特点,如果能在进入职场的初期就完成转型,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Copyright C 202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东潮行通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1021987号
地址: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大道立信路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