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回答,都是故意酸农民工的。可能回答的都是大学毕业吧,辛辛苦苦念了16年的书,每月拿个三四千块钱工资,还累个半死,前途渺茫,前路漫漫,太苦的事不愿意干,工资太低又不敢辞职,休息闲了的时候,只知道拿个手机上网,看到这类问题忍不住杠一下,说什么北京每月一万几并不算高工资,说什么管理层什么什么的玩意儿。完全可以理解。
说实话,工地上别说一天四百,农民工一天一千几的都有。大大小小的建筑工地上,尤其是来自四川等省的民工,几个人包一层楼的钢筋工,或者浇砼什么的,工资都是按每个小项目算的,根本不像以前哪样按天算或者按小时算的。几天一层楼,几组人配合,不管在一二线城市还是五六线城市,每月几万块钱是轻轻松松的。别看人家穿的破破烂烂,衣服上泥点锈点满满的,人家一个月,赚你半年的工资都有可能。
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向还没有完全符合市场要求,物质富裕了,家里面都是一两个孩子,大家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无论如何先上个大学本科吧,有可能再上个研究生、博士啥的,出国留学也是家常便饭。这就导致现在是智力倒挂,大学毕业即失业,找工作难如登天,考公务员、考事业人员,经常是几百人竞争一个岗位,而且明知道上了班月工资还不到三千。和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对应的,是各个工厂的招工难,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招普工尤其难。原来我们是劳动力大国,现在随着大学教育普及发展,廉价劳动力匮乏,就连富士康,都搬到印度去了。
现在是,农民工或者职专、技校出来打工的,月工资五六千就是低工资,随便掌握个技能工资都上万了。大学本科生却无处安身,除了热门专业里面的尖子生,其工资水平可以和农民工相比外,大学上学时不好好学习,天天抱着手机玩,在班里面成绩排外十名以外的学生,工资也就四五千,还要看专业和社会适应不适应。学些大众专业的,就只有在社会上卖苦力了。
一味提高学历要求,恰恰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是对知识的不尊重。国企央企、五百强企业招工,优先选择国外名校,然后是国内211、985高校的博士生、硕士生,就连北京市某些部门入职,严苛到本科非211院校毕业生不要;武汉招个厕所管理员,都是大学本科起步。这是供需过剩造成的怪现象,并不是说厕所管理员就是什么高大上的职业,非得高级知识分子才能胜任。国家提倡培养技能型、专业型人才,降低学历,提高技能水平,按市场需要办大学、设专业,就是为了解决劳动力不足和大学生失业问题的矛盾。高校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而不是学历越高越好。学历是能力的体现,比学历更重要的应该是各种资格证书,它们才是你将来立足社会、生活富足的资本。
Copyright C 202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东潮行通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1021987号
地址: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大道立信路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