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时事热点

政府搭台助力 破解乡村创业就业难 云南武定县乡村创业故事有看头

来源: 云南网 时间:2019-09-06 作者:潮行通招聘网 浏览量: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大力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的通知》(简称《通知》),激励更多返乡下乡本乡人员开展创业创新,力争到2020年,培训农村创业创新人才40万人,建设300个国家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建立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服务体系,促进乡村就业创业规模水平明显提升。

  《通知》强调,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要坚持自主就业创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创新人才培训,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创业创新导师。记者近日在武定县采访时发现,武定县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观念转变“转出”就业路

  “过去不想外出打工,只想在家门口就业,但家乡的实际情况就没有适合就业的单位,在家待业一年多,看着外出打工的同伴家不断的变化,特别是曾经打工现在创业成功的师兄的变化,激励我还是要外出打工就业。我的选择是对的,珠海神采生物公司又大又好,上班时间为8小时,包吃包住,还有五险一金,现在我每月工资3500元,以后工资还能增加。”武定县今年第一批到珠海打工的苗族姑娘潘世梅说到。

  潘世梅是武定县猫街镇罗斯村人,家中有父母和弟妹,全家5口人靠父母种点传统农业微薄收入维持,经济收入单一、弟妹上学,人均收入低,她家成为村里的建档立卡户。

  前年,她从楚雄技师学院毕业,可一直没有找到的工作。看着同村原来的伙伴有的到省外打工,有的到县城打工,每月都能向家里寄来2000、3000元补助家里,原来家庭情况还不如她家的,现在都在改变。

  去年1月,武定县人社部门组织的劳务输出招聘会上,她第一个就报名走出去打工。现在每月留下一点零用钱,剩余寄回家,大大解决了家里的实际困难。在7月的第二次招聘会上,潘世梅的现身介绍,让更多对外出务工的有顾虑的人坚定了信心。外出就业正成为武定脱贫增收的新亮点。

  截至今年8月底,全县完成有组织集中劳务输出19批次1229人,为像潘世梅这样的毕业生提供60个就业岗位,达成就业意向人数4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0人。

  昔日小学徒 今朝领路人

  武定县普龙村委会小朵村的张强,1996年初中毕业后到技师学院汽修班学习。汽修班毕业先后在楚雄和武定的修理厂当过学徒修理工,由于肯吃苦,能钻研,什么工序都愿干,10多年的打工生活为他奠定的创业的经验也积累的资金。

  2004年,已经是修理厂修理师傅的张强不甘心只拿高工资,却平凡过一生,选择自主创业,在武定县城边开了一家修理店。由于店面小,修理工就他一人,生意并不好,困难的时候,一个月还房租都不够。但他还是凭着过硬的修理技术和吃苦精神,逐渐赢得广大车主的信任,店面从开始的一间到5间,修理人员增加到6人。2013年,他得到政府的帮扶创业资金支持,在原有基础上租地建成修理厂,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壮大,他的修理厂已经从不名小店成为年收入超过15万元,工人有23名的知名大厂。

  张强创业成功后,不忘带动脱困群共同致富,在他还招收工人中多数都是贫困家庭的人员,现在的23名工人中,除了7名师傅级的工人不是贫困户,其余都是他从村里招来的贫困户。由于招收来的人员基本都没有技术,修理厂一度成为培训地,一个师傅要带着三、四个学工,工作效率十分低。家里人都说他,花技工的钱却招来些学工来培训影响生意。但张强告诉家人,自己也是从贫困家庭走出来的,只要给他们就业机会加予培训都会成为有技术的人。

  从2013年至今,张强已带动30人就业,其中5人以自己创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都在4000元左右。

  从一个学徒到修理师傅再到志强修理厂负责人,张强说,我在自己创业之中找到价值,“志强”的修理厂名也是“怀有对自己的志向开创事业天地强盛”的意思。

  如今,人社部门还将培训农民工的基地定在他这里,他表示,欢迎农民工来学习培训,学成后还可留下来就业。

  夫妻双双创业致富忙

  在武定渣永艳夫妇回乡创业后又带动周边人致富的事迹为人津津乐道。渣永艳是武定县高桥镇马鞍村委会上以坝村民小组村民。先后在嵩明和昆明等地的养殖场务工,2012年底,凭着对养殖事业的兴趣以及创业创新的精神,凭借外出打工学到的管理经验、经营理念和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她放弃了务工,回到家中,与丈夫李永在大平地承包的部分林场里,开始从事种养殖业,走上了创业之路。

  刚开始,她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以养殖武定鸡种为主,2013年,合作社资产突破1000万元(固定资产400万元),建成养殖场1500平方米,年存栏武定鸡种鸡6000只,出栏武定鸡60000只,年提供40000只武定鸡种苗供农户饲养,同时在县境内少数民族地区武定鸡购销网点20个,省级专卖店一处,收购外销武定鸡40万只。

  2015年底,由于资金链、销售环节等问题导致一系列的困难,一度时期出现了亏损,合作社在政府的帮助下进行了转型,以养殖武定壮鸡,巴马香猪、种植水果和天竺葵为主,

  目前,年出栏商品鸡2000只,随着种养业及生态庄园的一步一步发展壮大,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注册资本达150万元,占地1000亩,在当地小有名气的种养专业合作社。直接解决就业人员50多人,间接带入社农户150户左右。2014年至2015年间还向高桥镇、猫街镇及白路镇等武定境内1000多户群众发放武定壮鸡脱温鸡苗70800只。使农户实现产值840余万元。

  相关资料同时显示,截止2019年6月,全县共有60多人自主创业,农村劳动力累计已转移就业107377人,转移就业率为69.53%。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东潮行通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1021987号

地址: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大道立信路 EMAIL: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