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初高中那些堆满被汗水沁湿试卷的夏天,大学的最后一个夏天显得尤为特别。十几年前的9月份进入校园,现在的6月份迎来告别,踏出与社会接轨的第一步。
据统计,今年高校毕业生高达834万人,创近10年最高人数。面临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也导致另一个问题出现,就是考研甚至考公务员的人数逐年增加,这一切都透露着“就业压力大啊”!
据网上问卷调查,采访了中国近百所高校的619名应届毕业生,调查结果表明82.22%的受访者都表示自己有“毕业焦虑”。
刚面临毕业的期待与满腔豪情壮志,很快就在与社会的初步斗争中败下阵来。就业压力是进入成人世界的必经洗礼,身份的转换,每一件事都无缝穿插着,都加深着在毕业这个当口的焦虑。
记得之前有个学弟在找实习的时候倒苦水说道:
当初选专业的时候啥也不懂一顿乱选,还没考虑过以后,大学期间对专业也没啥兴趣,成绩也就中等偏上,混到毕业准备去找实习工作就好懵。
我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班里的女生还可以去找一些文职工作,专业厉害点的男生去做技术了,我们这种高不成低不就很多都跨专业找工作。
我也投过不少简历,面试通知真的少之又少,更不要说offer了。
“我感觉现在这个社会没有人不焦虑吧。”
在小编准备这个话题的时候,好友一针见血说道。应届生有应届生的焦虑,工作的人也有工作焦虑,每个都想成为更好的自己,都在往这个方向奋斗。
为什么我们会焦虑呢?
因为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也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抱负如何实现,应届生有就业压力,社会人又何尝不是?工作这两个字带来的压力或许是成年人最怕的生活压力了吧。
在沉重的就业压力下,很多问题在大家的脑子里回荡:考研之后就业是否会轻松一些?考公务员到底适不适合我?就业压力这么大我是不是应该求稳考公?
……
考研确实是深造的好路子,学历提升后的可供选择的工作机会肯定更多,但是并不代表着就业压力会变小;考公是求稳的一个好方法,但是考试也并不简单,备考也有压力,因此如果是为了躲避就业压力选择考公,其实并不是一个好方法,如果是为了一个稳定工作,考虑清楚之后决定考公,那就比较可行了。
说到底,进入私企,考公考研考国企,哪个都不是最佳选择,只有你自己认定的,你自己选择的,才是能让你自己下定决心去努力争取的选择!
其实消除焦虑最大的办法就是坚定自己的方向,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另外,当你想去准备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考银行、考教师的时候,也别只是想每年的报考人数太多,竞争太激烈,只有当你开始备考的时候,你才有了上岸的机会!
Copyright C 202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东潮行通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1021987号
地址: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大道立信路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