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麦可思研究院通过对15.2万名2018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正式发布了完整版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报告目录如下:
1. 大学生总体就业率和去向变化;
2. 各专业就业情况
3. 就业的主要行业、职业、雇主、地区变化
4. 大学生毕业自主创业情况
5. 读研与专升本
今天,我们就其中的第二部分“各专业就业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高一高二的学生在专业选择上有所帮助。
从图中可以看出,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学科门类是工学,其次是管理学;最低的是法学。三届的变化趋势显示,本科学科门类中的艺术学、经济学、理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较多。
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类是电气类(95.5%)。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前三位的专业是软件工程(96.8%)、能源与动力工程(96.8%)、工程管理(95.8%)。
很明显,工科类的专业在就业方面占有明显优势,而传统的“热门专业”经济学就业率已经在走下坡路,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专业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但是这些就业率只是统计了就业的情况,对于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是否和自己的专业相关没有进行深入分析,所以学生选择专业时在考虑就业情况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自己的兴趣问题,就业不难,难的是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就业。
接下来跟大家介绍一下2019年本科就业的绿牌专业和红牌专业。希望学生在专业选择时有个基本的参考。
绿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行业需求增长是造就绿牌专业的主要因素。
红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红绿牌专业反映的是全国总体情况,各省区、各高校情况可能会有差别。这与相关专业毕业生供需矛盾有关。
黄牌专业是指指除红牌专业外,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月收入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
从表中可以看出,技术类和工程类的专业更容易成为绿牌专业,而理论性较强或艺术类的专业更容易成为红牌专业。历史学、音乐表演和法学连续三届红牌。但这些所谓的红牌和绿牌考虑的因素主要是就业质量,忽略了学生本身的兴趣,
之前的一篇文章《00后高考志愿兴趣报告》中学生感兴趣的专业与本次就业报告中的绿牌专业有很大的不同。
对比分析,发现00后最喜欢的人文专业“历史学”和最喜欢的理工专业“心理学”在2019年的本科生中,就业情况并不是很好,但他们还是有这么明显的兴趣倾向,一方面说明了新时代的高中生在选择专业时不再像以往一样着眼于专业的就业前景和未来的经济收入,而是从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出发,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考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不再受制于家长的喜好和社会通俗的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个好消息,有利于新高考的实施和个人的发展。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高中生还没有接触过社会,所以对很多职业的了解并不是很深入,容易将自己在各种影视剧、热点事件的新闻报道中看到的部分现象带入到某些职业中去,但毕业后才发现,跟自身专业对口的职业其实并不像自己当初想象的那样,这就会造成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业时专业不对口的现象。
新高考的实施是为了让学生在高中时期就为自己的大学生涯做好规划,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所以家长有必要让学生在高中期间就对各种职业有一定的了解,在考虑学生自身兴趣的前提下,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领域和专业方向,让学生以后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发光发热。
Copyright C 202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东潮行通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1021987号
地址: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大道立信路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