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就业就是稳人心。
2019年,我国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广东牢牢守住稳定就业民生底线,切实把就业放在“六稳”之首,特别是2018年出台实施了“促进就业九条”,近40项务实管用政策措施稳住这块压舱石。
——明确社会保险“两不变两降低”、调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标准等减负措施,2019年为企业减负508.67亿元,援企稳岗返还失业保险费29.62亿元、惠及企业35万家。
——将失业保险费返还、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33个项目“提标扩面”,多渠道预算安排各类补助补贴资金约200亿元。
——我省从失业保险基金筹集146.4亿元用于大规模技能培训,普惠制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基本建立,全省开展补贴性培训117.8万人次。
——创业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已累计建设认定创业孵化基地720家、进驻企业8.7万家、带动就业70.77万人。
在多措并举减负担的同时,“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工程品牌效应初显,百万岗位稳就业。
——全面推进“广东技工”工程,全省技能人才达1249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01万人。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聚焦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重点产业集群,大力培养新专业技能人才,实现“广东技工”与广东制造共同成长。
——纵深推进“粤菜师傅”工程,累计开展培训3.7万人次,带动就业创业11.8万人。
——全面实施“南粤家政”工程,全年培训24.54万人次。突出抓好母婴、居家、养老、医护四个重点培训项目,培育就业增长点。
2019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39.9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针对性促进重点群体就业,高校毕业生年末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3.89万名,“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
省人社厅厅长陈奕威表示:“我们坚持把就业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强化政策协调和机制创新,努力将我省建成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先行省。”
1月9日,记者在2020年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暨“广东技工”工程工作会议上获悉,我省将全面推进“广东技工”工程,目标到2022年,广东技工数量基本充足、结构趋于合理、年龄梯队相对完善、技艺素养整体提升,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为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35%以上;到2025年,广东技工规模更加宏大、结构更加优良、年龄梯队更加完善、技术技能更加精湛,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居全国前列,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40%以上。
其中,将大力培育“创新能手”,到2022年,建成60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60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大力培育“世赛标兵”,健全以世界技能大赛为龙头,国内、省内技能竞赛为主体、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为基础,世界技能大赛和省内技能竞赛相互衔接的技能竞赛体系;大力培育粤菜名厨,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工程,到2022年全省开展“粤菜师傅”培训5万人次以上;大力培育“家政好手”,加快推进“南粤家政”工程,到2022年全省建成50家省级家政服务培训示范基地、100家家政服务龙头企业,引导1000个以上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参与培训。每年开展家政服务类培训20万人次以上。
Copyright C 202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东潮行通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1021987号
地址: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大道立信路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