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时事热点

就业“小针脚” 细缝“脱贫衣”

来源:海南日报 时间:2020-01-05 作者:潮行通招聘网 浏览量:

“每个月能挣2000多元,还能兼顾家里,很不错!”1月3日下午,在澄迈县文儒镇就业扶贫车间,大边村村民王蝶正在缝纫机前忙着加工服装。两片独立的布条经过她的巧手,不到一分钟就被缝制衣领形状。在王蝶身后还有数十个同样专注于工作的村民。

大边村曾有7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王蝶家就是其中一户。过去,不少村民因种植橡胶、槟榔、水稻经济效益不佳,选择外出打工;另一些村民则像王蝶一样,因为要照顾老人、孩子留在村内,生活困苦。

改变发生在2018年。当年,在广东一家服装厂上班的大边村村民林举平,偶然得知公司正计划建设加工厂。于是,林举平一边劝说老板到大边村办厂,一边与村干部沟通,向该公司抛出“橄榄枝”。最终在林举平与村干部努力下,2018年3月,鸿源服装加工厂落户在大边村小学一间100多平方米的闲置教室里,以接订单方式进行服装来料加工。

“我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了培训,一个多月之后正式上岗。”王蝶说,按照加工工序复杂程度计件,多劳多得,大家每月收入1000余元至3000余元不等。

“来上班的大多数是女性,不规定上班时间,到了接送孩子上学、做家务时间,可以随时走。”大边村驻村第一书记黄辉阳说,服装加工厂正式运营后,村中未外出打工的贫困户都来上班,一部分在外务工的年轻人也选择返乡,还吸引不少附近村庄的村民来务工。

随着来服装加工厂务工的村民越来越多,2018年底,文儒镇政府投入49万扶贫资金,新建并扩大加工厂,并挂牌为澄迈县文儒镇扶贫车间。新建的扶贫车间占地400平方米,能容纳约70人同时在岗。林举平被推选为扶贫车间管理员,大边村14位贫困村民固定来此上班。

“订单由广东公司派发,完成一个订单,紧接着又来下一个。每完成一个订单就及时对参工村民发放工资,激励他们积极参与进来。”林举平说,弹性工作时间和家门口就业的便利,让车间每天能保持超过30人务工,周末人数则更多,常出现工位不足情况。

“大家务工积极性高,相互影响,不少村民逐渐改掉懒惰习惯,2019年村里仅有的4户贫困户也脱了贫。”黄辉阳说,值得一提的是,扶贫车间每月向村委会交付500元村集体土地租金,作为村集体收入。村委会将这笔资金用于环境卫生整治和慰问村内孤寡老人,使村庄环境越来越美,越来越和谐。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东潮行通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1021987号

地址: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大道立信路 EMAIL: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