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是校园招聘求职旺季,求职主力军已经逐渐变成“95后”。“90后”“95后”一直都是“个性化”的代表,这就让企业管理者很容易与这批新生代员工产生“代沟”,陷入难管理的状态,这也是导致新生代员工离职率高的原因之一。
面对这样的现象,部分企业和职场培训机构开始对症下药,重视起了新生代员工管理。
这一届年轻人不仅看“待遇”
近日,记者采访本地部分企业、培训机构发现,新生代员工确实有着属于他们的时代特点,工作也不仅是冲着待遇而去了。
本地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的负责人侯先生表示,目前公司的“90后”员工占了八成以上,且其中多数为“95后”。在他看来,新生代员工个性鲜明、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并且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
他表示,如果员工不认可领导的建议,虽然不会当面说出自己的想法,但会在执行上体现。“比如给他们提一些工作上的建议,除非他们非常认可,否则可能并不会按领导的想法执行,他们还是更愿意按自己的方式去做。”
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梁女士表示,相比起“70后”“80后”员工,新生代员工更注重自身权益。“感觉很多年轻人不是为了工资才工作,他们对挣钱并不太迫切,相比起工资,他们会更加关心福利待遇,比如休息休假,而且会更在意回报与付出是否对等。”
珺美咨询的人力资源师刘林欣表示,新生代员工是“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一批人,他们可以接触到的东西更多,个性鲜明,自信度也更高。“新生代员工的灵活度和对新事物的掌握能力强,但是对工作的专注度和深度就会弱一些,加上很多人家庭条件好,如果再使用以前的管理方式,可能很难管,新生代员工离职率也会很高。”
她告诉记者,她接触的新生代员工中,很多人的“生财”渠道不止一种,“斜杠青年”非常多,他们失掉了一份工作,还是可以养活自己。此外,很多新生代员工希望在工作时有自己的价值体现,希望上级能够多听取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企业掌握新员工管理方法有必要
如今新员工离职率较高,无疑增加的是企业自身的成本。刘林欣表示,做好新生代员工管理十分必要,新员工入职3个月以内基本是无法给企业带来任何收益的,他们会观察公司的情况,考虑去留问题,但这段时间企业仍须支付报酬。“所以一旦在新生代员工管理上出问题,新员工没来多久就走了,企业至少损失好几千元,很多小微企业是难以承受的。”
记者发现,本地部分企业对新生代员工有了相应的管理方法。侯先生告诉记者,面对新生代员工时,需要给对方试错的机会。“如果他们听不进领导的建议,我会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事情,给他们尝试的机会,得到结果后再来分析他们的做法和领导的建议哪一种更合理,他们也更听得进去。”
他表示,管理新生代员工需要“恩威并施”,既要保持管理人员的权威性,又要适当鼓励和赞扬年轻员工,在引导的同时还要学会倾听。“我认为不应该给员工贴标签,无论何时,沟通都非常重要,平时我们也会组织全员模拟工作中遇到的情况,了解员工的处理方法,只要掌握了技巧和角度,领导和员工的沟通也会比较顺利。”
刘林欣建议,企业管理者应该从自身开始改变,学习一些新生代员工的管理方法。“从新生代员工的工作特点入手,建立激励体系,可以在内部划分成更多小组,让新生代员工参与进来,说出更多想法和建议,体现出他们的个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