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瑰燃,今年大一。
方才回到寝室,听到室友们在讨论大三大四实习的事情。
室友Selina在说着:“到时候实习一定要找好一点的单位。”
另一个室友连忙回到:“可是我们大学也并非什么985、211,要怎么和别的名牌大学去拼?除非……否则怎么自己找一个好一点的实习单位。”
“如果到时候找的实习单位不好,实习的时候也没有得到什么真正的工作经验。到时候真的去应聘了反倒是难事了。”Selina有点忧虑地说道。
寝室里的气氛突然沉闷了下来。我轻轻叹了口气,看着落地窗外,天空黑得很,没什么星子,倒有一种凛冽的感觉。
桥安曾问过我一个问题:我们这一代人和其他几代人到底有什么不同?
我沉吟了片刻,答道:或许就是电影里说的那样,听了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吧。
每逢大一新生入学的时候,总免不了要进行一番思想教育。
其中最老生常谈的一点便是:不要以为大学就是温床,大学就是终点。路漫漫其修远兮,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奋斗啊。于是老师们就语重心长地举了很多到大学就堕落的例子,敦促我们不要重蹈覆辙。
其实看到PPT上放出的那些凌乱的宿舍、彻夜打游戏的场景我们也就是当笑料笑笑就过了。或许老师们不知道,他们所忧虑的我们或许比他们更忧虑,他们所知道的不过是我们从小到大听惯的反例。
我们在这些规则和竞争中,早已行走得如行云流水,来去自如了。
相比常被人称为“垮掉的一代”的“80后”,我们显得更为“特立独行”,思维更超前,想法也更成熟。
当父母有时候倒觉得大学了是不是就可以轻松些了,我们却还在为新一轮的竞争而付诸努力。学车、考证、兼职、加入组织……一个都不能落下,仿佛大学才是真正的竞技场,不过是换了一个模式,和前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并无本质区别。
而当父母、亲戚在提到以后要找怎样怎样门当户对的男/女朋友时,看似懵懂的我们其实早在心中有自己的规划。我们并非父母想象中的那么“天真无知”,对于爱情的概念也没有那么虚无缥缈、不食人间烟火。
说到底我们还是理性的一代人。
很多个瞬间,我和室友都会吐槽道:这究竟到底是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大学生活呀。
推开图书馆的大门,从一楼转到四楼,发现每个馆都是座无虚席,只好悻悻地跑去自习教室。
早上晚起了几分钟,推开高数课教室的大门,前四排一眼望去已是满满当当的人头。
偶尔晚睡的一天,发了一个晚安征集,意外收获了很多潜藏着的“夜猫子”,问了一下,发现大多都是为了赶各式各样的ddl。
就如篇头所说的那样,我们所在的并非多优秀的大学,但或许正是因为不够优秀,每个个体才更需要努力。我们忧心未来,比父母、老师更甚。毕竟,那终究还是我们自己的未来。
在大学这样一个看似可以“划水”,相对自由、散漫的环境下,我们依旧关心绩点排名、关心先进个人的评选。我们都想自己能够在这样一个相对不是很景气的环境中凸显出来,以谋求一个更好的将来。
而当我不经意间会和J大同学聊天时,发现他们不是在准备面试、开会,就是在准备考试,或是在忙自己所创立的组织。每个人都像上了发条一样,甚至是以牺牲健康的方式去竞争。
刚开始我还会劝他们注意身体,但渐渐地,我发现这个劝阻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拼命”的概念已经根深蒂固,这或许已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是光、是氧气,是让他们继续的信仰。
有人去抨击这样一种现象,说是我们都让应试教育毒害了,好像是有惯性似的一直以中学里的方式去过大学生活。但我并不认同。
大学是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没有任何人逼着你去做什么,任何事情都是自发自主。固然学校会有一些“最低底线”,但这也不足以让你能达到“拼命”的境界。这时候的努力完全是自发的。但或许也是有驱动力的吧,比如同学带给你的压力。
但看到这样一种努力学习的集体现象时,我心里还是很安慰的。当你处于这样一个群体,你就会有一种归属感,你知道你的身边有这么一群人,是你的竞争者,也更是你的同伴。陪伴着你一起,在为谋求更好未来的路上一起,互相扶持。让你知道,你不是一个人。
之前和同伴也讨论过这样一个话题:我们这么年轻,为什么不敢豁出去?我想在很大程度上,我们会担心试错成本太高这一问题。很多人的家庭只是一般的工薪阶层,我们的未来只有靠我们自己去争取。
我们不想父母跟着我们一起提心吊胆,去闯看不清未来的未来。我们清楚,只有先把面包拿到手了,才有闲情再去谈那些天马行空的梦想。
前两天和爸妈一起,见了一个许久未见的阿姨。阿姨问了我爸这样一个问题:“你对你女儿期望一直很高的,对她以后有什么要求呀?”
我爸沉吟了片刻,只是平淡地说了这么一句:至少比我们这一代人强就好了,没别的什么。
我听了之后没做声,心里却是五味杂陈。
一句看似轻描淡写的回答,背后所凝结的或许是长达十多年的期许。
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背负了很多东西。但我们不习惯说放弃,宁愿自己扛着也不愿低头。我们有时候自尊心很强,就是源于我们不想输,也不能输。这是现实生活所教给我们的,也是贯彻于我们骨子里的特质。
某个夜晚,看着窗外闪烁的霓虹灯,我置身于摇晃的地铁车厢。伸懒腰的片刻,手机突然响起了微信提示音。是我一J大的朋友。
“今天发生了一件事突然感觉自己原来很自卑啊…”手机的屏幕在黑夜里显得格外刺眼。“感觉自己上了大学变得有点脆弱敏感。”正思忖着怎么安慰鼓励她的片刻,又来了一条消息。她说:“怎么老感觉我负能量满满,不行不行我要改变!!”于是我删除了还未发出的诸如“没事的”这样不痛不痒的字眼。“未来会好的。不管我们信不信,这都是必经的蜕变过程。”
窗外的霓虹灯被疾驰的列车抛在身后,那些所经历的岁月时光也最终会凝结成一个光点。
Copyright C 202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东潮行通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1021987号
地址: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大道立信路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