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19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而言,大都已经步入职场当中,开启新的篇章。这下子,在校大四学生就成为了找工作的“主力军”,特别是把三方协议拿在手中的时候,便发现自己已不再“年轻”,没有考研的话,基本上要去工作了。
需要注意的是,大四学生并不能直接签订劳动合同,这件事情,还是有必要跟大家伙唠嗑一下的,因为身边有个人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在校学生不能签订劳动合同,别被骗了!
大四学生可与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这个没有问题,该协议可以保证各方的基本利益,而且大多数大四学生找工作都会签订这个协议。
然而,个体具备学生身份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与其并不能建立劳动关系,只能说是劳务关系。当然,若是符合雇佣关系,也可称其为雇佣关系。
大四学生也还是学生,并没有大学毕业,只是临近毕业而已,关键的东西没有拿到,是摆脱不了学生身份的,即未拿到毕业证就属于在校学生。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没拿到毕业证之前,所签订的协议只是三方协议,而不是签订劳动合同,因为在校生不具备签订劳动合同的资格。
同时,在三方协议中,三方当事人分别为用人单位、学校以及学校应届毕业生,这是三方协议(也可称为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不同的地方,而劳动合同只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两方当事人来进行签订。
劳动合同没有学校这个当事人的介入,这个点值得大四学生注意。
这里简单的说下在拿到毕业证后,若需要签订劳动合同,需要注意什么样的问题。
首先,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签约的用人单位是什么单位,要落实清楚,就如前面所言,有第三方当事人介入的劳动合同不是劳动合同,最明显的便是三方协议了,有三方介入,这个参考例子较为明显,相信大家很容易理解。
其次,违约责任要明确,对于签订的劳动合同,所约定的违约责任,要弄清楚。因为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肯定不会再去找其他工作。
但如果这个时候,用人单位出现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情况,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不仅是损失一份工作,因为招聘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了,因此,违约责任一定要明确,切实保证自身利益。
最后,口头承诺不可取,白纸黑字才是最好的证明,应届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清楚自己最想达到的目的。
应届毕业生刚踏入社会,在职场方面的经验有所欠缺,较为浅薄,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注意一些问题,避免落入一些圈套当中,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当然,想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基本上要靠应届毕业生自身去注意、观察、了解,每个人对“满意的工作”定义不一样,这个难以给出较好的答案,只能说在劳动合同上注意下。
话说回来,大四学生不能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建议大家要牢记,签订的基本上是三方协议,而且这个协议的当事人有三方,即学生、学校与用人单位,三方之间做出的协定。
同时要明白三方协议具备法律效力,用人单位不能对该协议有所违反,大四学生也能根据该协议维护自身的就业权利。
对于大四学生毕业季来临,事情真的不少,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有些专业两者都要做,如软件工程专业)、找工作、考研、考公等,特别的忙,要注意的事情太多了。但这是一个收尾阶段,希望每个大四学生都能有完美的答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