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士官长小张和家属到公安局给刚满月的孩子上户口。
好不容易排到自己,没想到核对基本信息时,工作人员却要求张锋提供所在单位的公章证明作为服役证据。
尽管当时张锋拿出士官证,但工作人员还是一再坚持。
无独有偶,上士罗波休假回家时和相恋五年的女友去当地民政局领结婚证,本应高高兴兴,但罗波的士官证因为刚转了三期还没来得更换,民政局却要求罗波必须出具部队证明,否则不予发证。
士官长张锋和上士罗波遇到的问题也是很多士官所遇到的头疼事,军人外出请假办事,本就时间紧张,但遇到类似上面情况的地方办公人员,很多战友一定是有苦说不出,满心委屈和恼火。
十九大后,“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成为社会共识,全国诸多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暖心举措,让军人感受到深深的社会认同感。
而有些地方某些部门,对待军人办理业务的问题上,仍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

究其原因,还是没有真正把军人的事情放在心上,没有把军人当成尊崇的职业。
今后,真心希望地方政府能够关注军人在地方办理业务的问题,解决军人在信息咨询、涉法维权、服务保障等方面的难处,让军人不再为这些具体事而苦恼。
同时地方政府也应该对随军家属就业、军人子女入学等事务,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建立台账。
做到有人负责,有人跟进,有人完成的效果,真正把爱军拥军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