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孟广桥
研究证实,有与岗位胜任要求匹配的能力不一定就能决定求职者面试成功,而求职者面试时的非专业能力表现却对面试脱颖而出有着巨大的影响。对52位负责招聘面试的专业人员调查发现,非专业能力表现对面试成功的影响高达80%以上。这相对于短时间难以改变的专业能力而言,突击提高一下表现技巧,绝对是一个好方法。
那么,哪些表现会影响面试成功呢?
1.努力掌握三类信息
面试之前,求职者一定要关注并尽量多地掌握三类信息:
其一,企业的基本信息。主要是企业的规模、经营情况、核心价值理念、岗位素质要求等,这有助于将你的能力、技能、理念与企业的要求进行匹配,在面对相关问题时,使回答更贴近提问者的心理期待。
其二,企业主营业务所涉行业的情况、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梳理一下他们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研究发展的新成果,以便于在回应专业技能问题时更为丰满。
其三,面试人员的情况。如,其个人专业特长、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实践证明,你对其了解得越深入,越能‘投其所好’地回应问题。
2.回答问题简单明了
这样做的目的并不仅是对提问的叙述技巧要求,还有一层意思——给面试官多说话的时间,如此,求职者即可以利用这一短暂的时间,发现其对职位人员的能力素质需求。因为,除非你遇到了高水平的面试官,相对而言,大部分的面试官更愿意‘显摆’自己,这就给了你了解他们的机会。一旦你知道他们喜欢的人员类型,就可以“对症下药”啦。
3.回答问题要有节奏
求职者对面试官提出的问题,不要急于回答,而是应做到有板有眼。为此,应遵循三步曲原则:
停顿——听完面试问题后,确认你清楚地理解了问题的实质与内涵(不清楚可以请求面试官重复),为打开大脑的思维争取时间;
思考——调动、组织你所拥有的信息,形成有逻辑性的陈述;
回答——按组织好的信息有条不紊地表达出来。
4.充分使用非语言行为
非语言行为是指你的表情,如,微笑;你的精神状态,如,充满活力;眼神与面试官的交流,如,将认可、认真、亲和、关注的目光在不同的情境下投向面试官;表示认可与赞同的点头;你回答问题时的一些小幅度肢体动作等。运用得当都会让面试官产生愉悦感,进而给面试加分。
5.呈现好第一印象要素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面试官会对15秒钟内对求职者产生的感觉带到结束,且会产生30%以上的决定性影响,而一个不好的印象却很难转变成好印象。为此,求职者面试时应注意:
对你的面容、头发等身体显露部分做好修饰;
选择一身得体的服装;
坚定而适度有力的握手;
保持良好、充沛的精神状态;
速度适中而利索地施礼;
始终面带微笑;
倾听时注意力集中等。
6.提出有质量感的问题
面试并不是只有面试官在提问,求职者也可以问自己关心、或需要面试官解答的问题,但求职者提出问题的质量,面试官则会直接与对你的印象挂钩。因此,求职者最好在参加面试前就准备好2-3个需要向面试官提出的问题,如,“我应聘岗位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公司对此岗位的更高能力要求?”“此岗位的薪酬幅度?”等。
另外,还可以在面试的过程中发现需要提出的问题,对此,一定要慎重,感觉到没什么份量、且必要性不大的问题,宁可不提也不要“刷存在感”。